CBA,全稱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自1995年成立以來,已經走過了二十多年的風雨歷程。在這漫長的歲月里,無數經典的比賽、球員和瞬間成為了球迷們心中永恒的記憶。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CBA0304賽季那些令人難忘的時刻吧!
一、賽季概況
CBA0304賽季是CBA歷史上的第9個賽季,共有16支球隊參賽。常規賽采用雙循環賽制,每支球隊與其他15支球隊各打一場比賽,共計30輪。季后賽則采用淘汰賽制,分為四分之一決賽、半決賽和總決賽三個階段。
二、常規賽精彩瞬間
1. 北京首鋼逆轉新疆廣匯:在常規賽第22輪,北京首鋼在落后20分的情況下,憑借末節瘋狂反撲,最終以104-102逆轉新疆廣匯,震驚了整個CBA。
北京首鋼 | 新疆廣匯 |
---|---|
104 | 102 |
逆轉成功 | 險些翻船 |
2. 廣東宏遠客場勝山東黃金:在常規賽第29輪,廣東宏遠在客場以107-103戰勝山東黃金,豪取13連勝,繼續鞏固著聯賽領頭羊的地位。
廣東宏遠 | 山東黃金 |
---|---|
107 | 103 |
連勝勢頭不減 | 主場告負 |
3. 遼寧藥都本溪勝北京首鋼:在常規賽第26輪,遼寧藥都本溪在主場以102-96戰勝北京首鋼,終結了對手的13連勝,同時也為自己贏得了寶貴的兩分。
遼寧藥都本溪 | 北京首鋼 |
---|---|
102 | 96 |
主場復仇成功 | 連勝終結 |
三、季后賽精彩瞬間
1. 廣東宏遠戰勝北京首鋼:在四分之一決賽中,廣東宏遠以4-0的總比分戰勝北京首鋼,晉級半決賽。
廣東宏遠 | 北京首鋼 |
---|---|
4 | 0 |
半決賽在望 | 止步八強 |
2. 遼寧藥都本溪戰勝新疆廣匯:在四分之一決賽中,遼寧藥都本溪以4-1的總比分戰勝新疆廣匯,晉級半決賽。
遼寧藥都本溪 | 新疆廣匯 |
---|---|
4 | 1 |
半決賽在望 | 止步八強 |
3. 北京首鋼戰勝遼寧藥都本溪:在半決賽中,北京首鋼以4-2的總比分戰勝遼寧藥都本溪,晉級總決賽。
北京首鋼 | 遼寧藥都本溪 |
---|---|
4 | 2 |
總決賽在望 | 止步半決賽 |
4. 廣東宏遠戰勝北京首鋼:在總決賽中,廣東宏遠以4-2的總比分戰勝北京首鋼,奪得冠軍。
廣東宏遠 | 北京首鋼 |
---|---|
4 | 2 |
冠軍榮耀 | 亞軍遺憾 |
四、賽季總結
CBA0304賽季精彩紛呈,各支球隊為了榮譽而戰,為球迷們奉獻了一場場精彩的對決。廣東宏遠隊奪得冠軍,北京首鋼隊獲得亞軍,遼寧藥都本溪隊獲得季軍。
回顧這個賽季,我們不禁感嘆:籃球,真的太精彩了!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籃球夢,如今依然在繼續。讓我們一起期待下一個賽季的到來,期待更多精彩瞬間!
nba是什麼
NBA現在到了季后賽,你看CCTV奧運頻道!有時候轉播比賽。
國內NBA官方網站:
NBA是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的縮寫(全國籃球協會)。
總裁:大衛·斯特恩
現有球隊:
東部聯盟(east):
大西洋賽區:尼克斯隊、網隊、凱爾特人隊、猛龍隊、76人隊
中部賽區:活塞隊、步行者隊、騎士隊、雄鹿隊、公牛隊
東南部賽區:熱隊、魔術隊、奇才隊、老鷹隊、山貓隊
西部聯盟(west):
西北賽區:森林狼隊、掘金隊、爵士隊、開拓者隊、超音速隊
太平洋賽區:國王隊、湖人隊、太陽隊、勇士隊、快船隊
西南部賽區:馬刺隊、火箭隊、小牛隊、灰熊隊、黃蜂隊
NBA成立于1946年6月6日。成立時叫BAA,即全美籃球協會(Basketball Association of America),是由十一家冰球館和體育館的老板為了讓體育館在冰球比賽以外的時間,不至于閑置而共同發起成立的。
BAA成立時共11支球隊:紐約尼克斯隊、波士頓凱爾特人隊、華盛頓華盛頓國會隊、芝加哥牡鹿隊、克利夫蘭叛逆者隊、底特律獵鷹隊、費城武士隊、匹茲堡鐵人隊、普羅維登斯蒸氣隊、圣路易斯轟炸機隊和多倫多愛斯基摩人隊。1949年BAA吞并了當時的另外一個聯盟(NBL),并改名為NBA。1949-50賽季,NBA共17支球隊。1976年NBA吞并了美國籃球協會(ABA),球隊增加到22支。 1980年達拉斯小牛隊加入NBA。1988年,夏洛特黃蜂隊和邁阿密熱火隊加入NBA。1990年奧蘭多魔術隊和明尼蘇達森林狼隊加入NBA。1995年兩支加拿大球隊加入NBA,多倫多猛龍隊和溫哥華灰熊隊,使NBA的球隊達到29支。2004年的山貓隊的加入達到30支。
【NBA歷史】
1896年,美國第一個籃球組織“全國籃球聯盟(簡稱NBL)”成立,但當時籃球規則還不完善,組織機構也不健全,經常一名隊員在一個賽季中可以代表幾個隊參賽,經過幾個賽季后,該組織就名存實亡了。
1946年4月6日,由美國波士頓花園老板沃爾特·阿·布朗發起成立了“美國籃球協會(英文簡稱BAA)”,布朗首次提出了后來成為現代職業籃球兩大基石的高薪制和合同制,高薪制是指職業籃球必須有雄厚的財政支援,這樣才能使比賽保持在高水平上,吸引觀眾,求得生存。合同制是指一名選手只能與一家俱樂部簽訂合同,并設立選手儲備制,以防球員突然離隊時受到損失。
1949年,在布朗的努力下,美國兩大籃球組織BAA和NBL合并為“全國籃球協會(簡稱NBA)”。布朗也成為后來著名的波士頓凱爾特人隊的創始人。NBA成立時擁有17支球隊,分成三個賽區比賽,來自NBL的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隊依靠身高 2.09米的美國第一中鋒喬治·邁肯的幫助獲得NBA第一個賽季的冠軍。
從1954-55賽季起,NBA經自然淘汰只剩下東部聯盟和西部聯盟兩大賽區。其中,東部聯盟又分大西洋區、中區;西部聯盟又分中西區、太平洋區。
1952年,NBA為了限制第一中鋒邁肯的得分能力,將籃下3秒禁區寬度由原來的6英尺擴大到12英尺。到了60年代,由于另一位超級中鋒張伯倫的出現,NBA又將禁區寬度擴大到16英尺。由于NBA的球隊在比分領先時常采用拖延戰術,使比賽不能吸引觀眾,從1954-1955賽季起,NBA開始實行24秒制,即每隊每次進攻不得超過24秒。
1973年,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以2700萬美元買下NBA比賽3年播映權,從而使NBA比賽首次走上電視,但由于當時還不具備實況轉播的條件,所以只能播放錄像。
1967年,一個新的籃球組織ABA(美國籃球協會)宣告成立,喬治·邁肯任第一位主席。ABA采用紅、白、藍三色籃球,并實行遠投三分制,每年還舉辦扣籃大賽。這些措施在NBA是不允許的。但由于經營不善,ABA于1976年被美國NBA吞并,從此,NBA形成對美國籃球業的壟斷。 1979年起,NBA開始實行3分遠投制。為避免各隊的實力懸殊太大,NBA建立了每年一度的“NBA新秀選撥制度”,將當年畢業的大學生選手按水平高低排出名次,然后由各俱樂部按當年聯賽的最后排名依次挑選,排名靠后者先選,每輪各隊只能選擇一名,這樣就保證了實力最弱的球隊能得到水平最高的新秀,選到新星的弱隊在新賽季中往往會脫胎換骨。為避免財大氣粗的球隊用高薪壟斷明星球員,NBA規定了每支球隊的工資總額限制。如用很多錢購買明星,則就無力買到其它優秀球員。這一制度保證了最好的明星平均分布在各個球隊,使各隊實力十分接近。如果說“高薪制”和“合同制”是NBA兩大基石,那“新秀選撥制”和“薪金限額制”則確保了NBA比賽的激烈和精彩,比賽的不可預測性將眾多的美國球迷吸引到籃球場。
NBA聯賽還實行轉會制度,NBA球員轉會不得買賣,只能以人換人。從賽季開始到第16個星期四晚9時止,球隊可自由交換球員。此后一直到常規賽季結束,各隊人員全部“凍結”。NBA轉會是連人帶合同一起交換。
吹滅了第58根生日蠟燭,蛋糕上是幅2005年最新版的NBA版圖。夏洛特山貓,成了奶油鋪張上的又一顆櫻桃。三十,不是紋理沉淀的舊年輪,而是內存擴張的新時空,從1946到2004,球隊條形碼從No.11到No.30,規??涨暗腘BA,三十而立。
【NBA規則】
NBA是美國職業籃球隊的聯盟,由它制定的NBA規則必然與國際業余籃球聯合會制定的FIBA規則不盡相同。NBA規則除包含FIBA規則中各種必不可少的行之有效的法則之外,還有自己鮮明的地域性、商業性以及保證和促進精彩表演的特點。以下介紹的是NBA規則的重要部分(側重在與FIBA規則不同的部分),供讀者參考。
(一)比賽規則
1.球場規格
NBA的球場尺寸是長94英尺(28.65米),寬50英尺(15.24米)。球場的丈量是從界線的內沿量起,線寬為2英寸(5.08厘米)。球場兩端標有長方形的罰球區,長19英尺(5.79米),寬16英尺(4.88米)。球場兩端標有3分投籃線,劃法是:從底線引出兩條平行于邊線的線,各距邊線3英尺(0.91米),與以球籃中心點為圓心、以23英尺9英寸(7.24米)為半徑的圓弧相交。WNBA的圓弧半徑為19英尺9英寸(6.02米)。圓圈的半徑是6英尺(1.83米)。中圈內圓圈的半徑是2英尺(0.61米),一條中線橫貫其中。另有4條垂直于邊線寬2英寸(5.08厘米)的標志線,各距底線28英尺(8.53米)向場內延伸3英尺(0.91米)。(位置區和中立區域以及一些短標志線略。)
2.比賽時間
每場比賽分兩個半時共4節,每節12分鐘。加時賽為5分鐘。在第一節和第二節、第三節和第四節之間休息130秒。兩半時之間休息15分鐘。在第4節和加時賽之間和任何加時賽之間休息100秒。在第一節、第二節和第三節的最后一分鐘期間,投籃成功后應停止比賽計時鐘。在第四節和加時賽的最后兩分鐘期間,投籃成功后應停止比賽計時鐘。
3.球隊
比賽時,每隊由5名隊員組成,場上隊員不得少于5名。如果隊員第六次侵人犯規,而且該隊已無有資格的替補隊員,該隊員應留在場上,并應登記一次侵人犯規和全隊犯規;還要判罰該隊一次技術犯規。所有后來發生的侵人犯規(包括進攻犯規),應照此處理。如果只有5名合格的隊員,其中一名隊員受傷必須離場或被驅逐,他應由最后一名因6次侵人犯規而被取消比賽資格的隊員來替換。每一次需要替換受傷或被驅逐的隊員時,均應照此倒轉的順序處理。任一被取消比賽資格的隊員再進入比賽,應判罰一次技術犯規。
4.比賽開始
第一節比賽和加時賽應以在中自跳球開始。第二節和第三節比賽應由第一節比賽開球后失掉球權的隊在端線擲界外球開始。第四節比賽應由第一節比賽開球后獲得球權的隊在端線擲界外球開始。
5.死球、活球、壓力球
當出現下列情況時球成死球:爭球;球停留在球籃上或卡在籃圈與籃板之間;任一節時間終了;技術犯規的罰球;侵人犯規(拳擊犯規、非賽犯規);多次罰球中的第一次罰球;場上違例(帶球走,3秒,10秒,24秒等);打架犯規;疏漏的鳴哨;投籃或罰球成功后;在隊員占有界外之前。下列情況球成活球:在任何跳球中,裁判員拋球時;擲界外球隊員可處理球時;罰球隊員可處理球時。下列情況球成活力球:球被一名跳球隊員合法拍著時;球離開擲界外球隊員的手時;球離開罰球隊員的手時。
6.替換
替補隊員應向記錄員報告他和被替換隊員的姓名和號碼,并置身于記錄臺前的替換區內。如不向記錄員報告,則罰款25美元。記錄員應在球成死球時就鳴哨宣告替換(投籃成功后除外),替補隊員需經裁判員招手才能進入比賽。替換被取消比賽資格的隊員的時間為30秒鐘。在多次罰球的第一次罰球后,不論罰中與否,允許替補隊員進入比賽。替補隊員不得替換罰球人員或跳球隊員,除非受傷隊員要求替換,這時應由對方教練員在罰(跳)球一方的球隊席上挑選替補隊員。受傷隊員不能再上場比賽。替補隊員一旦進入比賽就得留在場上,直到下一個死球時才允許替換。如果是以不符合體育道德的行為造成隊員受傷,而且不能執行罰球,他的教練員可指定該隊任一合格的隊員來執行罰球。受傷隊員也可再上場比賽。
7.暫停
(l)20秒暫停每隊每半時有權請求一次20秒暫停。每場比賽(包括加時賽)共可請求兩次20秒暫停。隊員請求20秒暫停,只有當球成死球或該隊控制球時才給予。隊員要喊出:“20秒暫?!?。在20秒暫停期間,球隊只可替換一名隊員。如果請求暫停的隊替換一名隊員,對方隊也可替換一名隊員。如果在半時(包括加時賽)中請求第二次20秒暫停,應予允許,但要登記一次常規暫停。如果20秒結束時比賽不能繼續進行,也應登記一次常規暫停。
(2)常規暫停(100秒)每隊有權請求7次要登記的常規暫停。限定每隊在第四節中不得超過4次暫停;在第四節的最后兩分鐘內不得超過3次暫停。在加時賽內,允許每隊3次暫停。隊員請求100秒暫停,只有當球成死球或該隊控制球時才給予。隊員要喊出:“暫?!?。每節比賽必須有兩次暫停。如果每節比賽剩下6分59秒時沒有任一隊叫暫停,記錄員應在第一次死球時采取強制暫停,這一暫停登記在主隊名下。在每節比賽剩下2分59秒時沒有任一隊叫第二次暫停,記錄員應在第一次死球時采取強制暫停,這一暫停登記在該節先前沒有登記的隊的名下。允許有追加的暫停,但要判罰一次技術犯規。主教練員可以在比賽中止時,請求20秒或100秒暫停。
8.24秒鐘規則
當某隊在比賽中獲得新的球權時,或在擲球入界中當球在場上被隊員合法觸及時,24秒鐘計時器將開動。擁有球權的隊必須在獲得球后的24秒鐘內投籃。完成投籃的條件是:(1)在24秒鐘結束之前,球必須離開隊員的手;(2)球離開隊員的手后,球必須與籃自接觸。如果在24秒鐘內球未接觸籃圈,為24秒鐘違例。
(二)違例及其罰則
1.3秒鐘規則
某隊控制球,該隊隊員不得在罰球區停留超過3秒鐘。某隊在前場控制球,開始計算3秒鐘。罰則:失去球。將球判給對方在罰球線延長部分的邊線擲界外球。
2.肘的擺動
不允許隊員過分地或有力地擺動肘部(無接觸)。當一名防守隊員在附近,并且進攻隊員持有球,此即為違例。罰則:失去球。將球判給對方在靠近違例地點的邊線擲界外球。
3.非法協助得分
隊員不得使用籃圈或籃板來吊起、支撐或提高自己,以有助于投籃得分。隊員不得協助同伴在投籃時增加高度。罰則:失去球。將球判給對方在罰球線延長部分的邊線擲界外球。
4.孤立
如果進攻隊在圈頂外或無球一側放置3名或3名以上的隊員,應宣判違例。罰則:失去球。將球判給對方在圈頂延伸部分的邊線擲界外球。
5.界外的進攻掩護
進攻隊員不得為了建立掩護而離開前場端線處的地面區域。罰則:失去球。將球判給對方在罰球線延長部分的邊線擲界外球。
6.粘性物質
隊員不得使用粘性物質或任何類似的物質。罰則:第一次違例,罰款25美元。再發生違例罰款加倍。
(三)犯規及其罰則
1.技術犯規
對場上或球隊席上的球隊成員的沒有體育道德的行為或違例的處罰,是技術犯規。在球成活球前,與對方隊員發生非法的接觸,也可判為技術犯規。
(1)沒有體育道德的行為對任何隊員、教練員或訓練員的沒有體育道德的行為最多可判罰兩次技術犯規。任何違犯者只要有一次沒有體育道德的行為,就可被驅逐;有兩次沒有體育道德的行為必須被驅逐。沒有體育道德的行為如:與裁判員講話無禮貌;以身體接觸裁判員;對宣判公開表示不滿;使用褻讀的言語;未經裁判員允許教練員進入場地;故意伸肘或試圖動手腳但未包含接觸。還有一些技術犯規不是由不符合體育道德的行為造成的,如:延誤比賽;球隊席區域的違例;球成活力球時場上隊員不足或多于5名;進攻隊員故意地吊在籃圈或籃板上等等。在死球期間發生非法接觸,如果在性質上被認為是不符合體育道德的,可判為一次技術犯規;如果接觸是不必要的和過分的,可判為惡意犯規。
(2)打架犯規比賽中或死球期間,隊員、教練員或訓練員打架,要登記技術犯規,不判給罰球,參加打架的人員應立即被驅逐。另根據情況判打架人員不超過20000美元的罰款和停賽。 NBA比賽中,對犯規的判罰是較為嚴厲的。如隊員、教練員或訓練員出現下列情況即可被驅逐:接觸肩的水平或以下部位的肘部犯規;沒有體育道德行為的技術犯規;以不必要的或過分的接觸造成的惡意犯規。隊員、教練員或訓練員出現下列行為則必須被驅逐:拳擊犯規;打架犯規;接觸肩的水平以上部位的肘部犯規;試圖揮拳雖無接觸;不是比賽的延續動作而是故意地進入看臺。為了懲罰和制止犯規,NBA規則中還列有罰款的規定,如:裁判員認為隊員是故意地吊在球籃上,應判一次技術犯規和罰款100美元;第一次因不符合體育道德的行為判罰技術犯規的罰款100美元,第二次犯規加罰150美元等等。
2.侵人犯規
在球成活球后,與對方隊員發生非法的身體接觸,是侵人犯規。隊員不準拉、推、撞對方隊員;也不準靠伸展臂、腿、膝或彎曲身體成不正常姿勢以阻礙對方隊員行進。違反規定,將判為侵人犯規并按相關的罰則處理。
(1)雙方犯規雙方犯規是指兩名非同隊的隊員大約同時互相發生侵人犯規或技術犯規的情況。罰則:不管是侵人犯規或是技術犯規都不判給罰球,只給隊員登記犯規,不登記全隊犯規。如果宣判雙方犯規或打架犯規時某隊擁有球權,應保留球權,在靠近比賽中斷地點的邊線擲界外球繼續比賽。如果宣判雙方犯規或打架犯規時雙方球隊都未擁有球權,或投籃未成功球在空中,應由任何兩個非同隊的隊員在中圈跳球繼續比賽。如果投籃成功,得分有效,在底線擲界外球繼續比賽。如果雙方犯規是作為裁判員意見不同的結果,不計得分,應由任何兩個非同隊的隊員在中圈跳球繼續比賽。
(2)進攻犯規在球成活球后,進攻隊員與對方發生非法的接觸,是進攻犯規。進攻隊員侵人犯規,如不是肘部犯規、拳擊犯規,也不是惡意犯規,應按如下罰則處理:不判給進攻隊得分;登記犯規隊員一次侵人犯規;不登記該隊全隊犯規(隊員第六次侵人犯規,并且該隊已無有資格的替補隊員除外)。
(3)無球權犯規在球成活力球后,在雙方球隊均未擁有球權時與對方發生非法的接觸,是無球犯規。隊員侵人犯規.如不是拳擊犯規、惡意犯規、也不是肘部犯規,而且發生犯規時雙方球隊均未擁有球權,應按如下罰則處理:登記犯規隊員一次侵人犯規;登記犯規隊一次全隊犯規;如果全隊犯規罰則未出現,判給對方隊在靠近犯規地點的邊線擲界外球;如果全隊犯規罰則出現,判給被侵犯的隊員一次罰球加一次罰球。如果判了防守隊一次無球權犯規,接著投籃(罰球)成功,應判給被侵犯的隊一次罰球,使有可能得3分或4分。這條規定適用于:不管是對哪個進攻隊員犯規;不管全隊犯規罰則是否出現。如果判了進攻隊一次無球權犯規,接著進攻隊員投籃成功,不計得分。
(4)拳擊犯規隊員用拳猛擊對方,是拳擊犯規。因拳擊宣判隊員的非法的接觸,是一次侵人犯規和一次全隊犯規。應判給一次罰球,不論罰球成功與否,將球判給被侵犯的隊在中場擲界外球。任何隊員揮拳猛擊對方,無論是否擊中,都是不符合體育道德的行為,他應立即被驅逐并至少停止一場比賽。這條規定既適用于比賽進行中,也適用于死球狀態。如果接連發生拳擊犯規,這條規定的所有內容都將適用,并由最后被侵犯的隊在中場擲界外球。另外,根據情況判該隊員不超過20000美元的罰款和停賽。
(5)非賽犯規在第四節或加時賽的最后兩分鐘內,防守隊對擁有球權的進攻隊發生非法的接觸,而這種接觸發生在遠離球附近的區域或界外球未離手時,為非賽犯規罰則:登記一次侵人犯規和一次全隊犯規;判給一次罰球(肘部犯規或惡意犯規罰球兩次),任一場上隊員可執行此罰球;并由被侵犯的隊在靠近比賽中斷的地點擲界外球繼續比賽。
(6)全隊犯規每節比賽每隊的全隊犯規超過4次,加時賽每隊的全隊犯規超過3次,要判一次罰球加一次罰球。如果每節前10分鐘全隊犯規未滿4次,或加時賽前3分鐘全隊犯規未滿3次,允許該隊在最后兩分鐘內有一次全隊犯規不用加罰。對正在做投籃動作的隊員發生侵人犯規,判給兩次罰球,如果全隊犯規罰則出現也不判給增加的罰球;如投籃成功,判給一次罰球,如果全隊犯規罰則出現也不判給增加的罰球。也就是說,在成功的兩分投籃中最多可得3分,在成功的3分投籃中最多可得4分。
NBA規則變化過程
1946-47賽季:將原來延用的大學規則中的聯防被廢除(1947年1月11日)
1950-51賽季:增加了籃板球的統計
1951-52賽季:為了削弱喬治·邁肯對籃下的統治,將三秒區由6英尺擴大為12英尺
1953-54賽季:為了防止故意放規對比賽的影響,規定了每名球員每節只能有兩次放規,三此將被罰出場。(這條規則現在已廢除)
1954-55賽季:引入24秒規則;全隊每節累計五次放規,對方罰球
1964-65賽季:為了削弱張伯倫對籃下的統治,將三秒區由12英尺擴大為16英尺
1973-74賽季:增加了搶斷和蓋帽的統計
1974-75賽季:球員在場上有不道德的行為被判技術放規出場,需交納50-100美元的罰款;在延長期比賽立刻要結束時請求暫停將不會被同意
1975-76賽季:在一般犯規之后,將被罰擲邊線球
1976-77賽季:在防守中使用過大的肘部動作被判放規;如果防守球員將球打出界外,進攻球員在罰球線兩端的邊線發球;比賽中5秒之內不發球(原來為10秒),對方罰球一次
1977-78賽季:如果教練在比賽開始后對規則提出疑義,可以派助理教練與官員進行交涉(以前只能在比賽開始前進行交涉);在得分時如果把籃球弄壞,而官員們又認為你是故意的,那就是犯規。在所有犯規后,進攻時間都將撥回24秒;如果球從籃框下入籃,將被判為犯規;如果場上有人進行打斗,不在場上的球員離開長椅,進入場內將被罰款100至150美元;在場前熱身期間,如果球員懸掛在籃框上,將被罰款25美元
1978-79賽季:裁判人數從兩人增加到三人;球在飛行中從場外拔回場內現在是被允許的,而以前則被取消控球權;第一次技術犯規,全體被警告,第二次技術犯規,全隊將會被記兩次犯規;在半場結束后,球員和教練要馬上回到休息室,而以前的規則是比賽結束后,球員和教練要馬上回到休息室;規則允許防守球員用手去干擾他所防守的球員,但不能阻止他的前進
1979-80賽季:底線的三分線由22英尺擴到23英尺。裁判人數從三人減少到兩人。如果進攻方試圖在10秒內通過自己的半場同時對方球員把破壞出界,進行方在中線擲邊線球,之前所用的時間不從24秒中扣除。
1980-81賽季:每半場各隊必須叫一回20秒的短暫停,全場必須叫兩回短暫停,加時賽同樣;在暫停到時后,哨聲和籃板上紅燈會同時亮起;不允許在場上的球員在頭,臉,鼻子,耳朵和手臂上佩戴飾物;球員也佩戴的保護臉,眼睛和鼻子的保護物必須與臉形一致,且不能有突出的尖銳物;球員在場上不能使用增加自己身體優勢的器具;進攻方被判技術犯規,進攻時間不會被撥回24秒,以前的規定就進攻或防守方被判技術犯規,時間被撥回24秒;被口頭警告后,時間被撥回24秒;關于罰球的附加規定:球沒破到籃筐前,球員不得去攔截球
1981-82賽季:換人時球員上場必須在記分員臺前等待裁判示意進場;當全隊犯規數滿后,回線也被視為犯規,對方罰球兩次
1982-83賽季:球出界后,球隊不能指派某位球員去擲界外球。
1983-84賽季:在罰球時不能做假動作。進攻隊員球出手的同時防守隊員犯規,如果球進了,則進球有效并追加罰球。
1984-85賽季:在5分鐘加時賽中每支球隊可叫暫停數從兩次增加到三次,這個數目不會受以前比賽暫停情況的影響。如果在進攻方的前場對進攻隊員犯規,且該進攻隊員有明顯的切入籃下并得分的機會,則防守方應該被判罰兩次罰球,在第二次罰球后,由罰球方發邊線球.如果在半場和全場比賽結束時,教練或球員沒有直接回到休息室而在場內滯留,被罰款金額由100美元增至500美元如果替補球員在有球員之間的打斗發生時離開他球隊的長椅,被罰款金額由150美元增至500美元。
1988-89賽季:執法裁判由兩名增至三名。惡意犯規將被判罰兩罰一擲,即被侵犯者在兩次罰球后還擁有球權.如果以下條件至少有一條成立,則犯規者可以被驅逐出場且自動被罰款250美元:犯規動作對人不對球;依據裁判的尺度,犯規動作將導致傷害。
1993季后賽:任何在比賽中有爭斗揮拳動作的球員現在將被立即罰出賽場,并停賽至少一場及處以適當數量的罰款;任何球員,如果在比賽中揮拳擊打到其他球員,將被立即罰出賽場,停賽一至五場,并處以適當數量的罰款。球隊也會被處以與其球員被罰總金額相等的罰款。在爭斗中任何離開替補席的球員被罰金額將從500美元增加到2500美元,球隊將會為每一個這樣離開替補席的球員被罰5000美元。
1993-94賽季:如果一個球員在一個賽季惡意犯規超過五次,則從其第六次惡意犯規開始,對其每一次惡意犯規追加處以停賽一場的處罰。
1994-95賽季:將三分線到籃圈的距離統一為22英尺。任何球員在進攻方投三分球時犯規,都將被判三次罰球。任何在爭斗中離開替補席的球員將被自動停賽至少一場,罰款金額上限增加到20000美元,在該球員被停賽的場次,將不被付與該場比賽的工資。一場比賽惡意犯規兩次將被罰出場在底線到罰球線之間的區域,防守方只能曲臂防守,而不能伸手推擋進攻方每次技術犯規將被罰款500美元。在以前,第一次技術犯規將被罰100美元,第二次是150美元。如果防守球員抓拉在快攻中擁有明顯得分機會的球員,將會被判兩次罰球,以前這一條例只對擁有籃下進攻機會的球員生效。第二次及隨后的當球不在場內所叫的暫停時間減為45秒。
1996-97賽季:如果球隊已經沒有暫停機會而繼續叫暫停,將被判技術犯規和失去控球權。1997-98賽季:三分線恢復到23英尺9英寸在角部區域仍為22英尺當進攻球員面對籃筐時,防守球員不允許用他的前臂去阻擋其進攻。如果球員雙腳都在空中,而他身體已在底線或邊線以外,則該球員沒有叫暫停的權利。以籃筐為圓心,4英尺為半徑的半圓區域之內,進攻球員撞擊已確定防守位置的輔助防守球員將不被判進攻撞人犯規。這一區域過去是一個2x6英尺的矩形。
1997-98賽季:三分線恢復到23英尺9英寸在角部區域仍為22英尺當進攻球員面對籃筐時,防守球員不允許用他的前臂去阻擋其進攻。如果球員雙腳都在空中,而他身體已在底線或邊線以外,則該球員沒有叫暫停的權利。以籃筐為圓心,4英尺為半徑的半圓區域之內,進攻球員撞擊已確定防守位置的輔助防守球員將不被判進攻撞人犯規。這一區域過去是一個2x6英尺的矩形。